【讀後心得】情緒勒索:遇到利用恐懼、責任與罪惡感控制你的人,該怎麼辦?

在每段親密關係中,我們總是期待能和身邊親近的人和諧相處,每天生活中都充滿著溫暖和喜悅的「愛」。然而不論是親情、愛情或友情,當你十分珍惜的人際關係讓你開始感到壓力,不斷的失去自己的夢想與價值去滿足對方的要求,這段關係變成充滿恐懼感和罪惡感,你該怎麼做?

情緒勒索

什麼是情緒勒索(Emotional blackmail)?

情緒勒索是的一種最有力的操控形式,周遭親朋好友會用一些直接或間接的手段勒索我們。所有勒索基本上都是採用威脅恐嚇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目的,像是:「如果你不按照我的要求去做,你就有苦頭吃了。」1Susan Forward/Donna Frazier, Emotional Blackmail (London 1997) p.7

情緒勒索」一詞最早源自1947 年,美國全國婦女院長協會期刊的文章『情感勒索氣候』(中首次記錄了「情感勒索」的使用。該術語用於描述教師經常使用一種有問題的課堂控制模式。2“Unknown”.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Deans of Women. 11–12: 10. 1947. 阿根廷醫生埃絲特·維拉爾(Esther Vilar)在 1970 年代初期也使用「情感勒索」一詞來描述在一些有多個孩子的母親,所觀察到的育兒策略。3To instill obedience into an only child, the mother has to evolve complex methods to outsmart and persuade it, and get it to see reason; or it has to be punished. Since this is a nuisance, mother usually leaves it to father. Several children, on the other hand, can be trained by emotional blackmail. As they are all dependent on their mother’s approval, she has only to show a slight preference for one and the others will do anything she tells them to. Every child lives in constant fear that its mother will ‘withdraw’ her love and give it to some one else.” Villar, Esther (1972). The Manipulated Man, Bantam/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Inc. 1997年心理治療學家蘇珊.佛沃 (Susan Forward)所著一書『情緒勒索:遇到利用恐懼、責任與罪惡感控制你的人,該怎麼辦?』其中詳細解釋情緒勒索的新概念。

情緒勒索

誰會對我們情緒勒索?

情緒勒索通常來自於我們最親近的人,每段我們重視的關係中,如:父母與子女、配偶、兄弟姊妹、上司與下屬、朋友之間。情緒勒索者能深切擊中我們內心的要害,他們深知我們的弱點。不論他們有多關心我們,一旦我們無法順從他們的意思,他們就會利用這層親密關係迫使我們讓步。如果你總是覺得沒有辦法表達自己的立場,或堅定自己的立場,在每次衝突中,你得讓步去遷就對方,息事寧人之後卻讓自己充滿忿恨和挫敗感。如此以來,你已經墜入了情緒勒索的迷霧中。4Susan Forward/Donna Frazier, Emotional Blackmail (London 1997) p.7.

情緒勒索的迷霧 (FOG)

情緒勒索像一陣迷霧,讓真正的狀況模糊不清,使我們缺乏判斷力,更無法仔細思考也來不及果斷回應。迷霧 (FOG),這個詞其實是三個不同單字的字首縮寫:恐懼責任罪惡感 (FearObligationGuilt),如同道德綁架,這是勒索者善用的工具。當他們將「迷霧」灌進人際關係中,我們會恐懼失去這段關係,覺得自己有義務讓對方開心,如果沒有順從他們的意思,我們還會升起一股罪惡感。要撥開這重重迷霧,要先想想這些生命中重要的人,有沒有出現以下徵兆? 5Susan Forward/Donna Frazier, Emotional Blackmail (London 1997)p.53.

  • 如果你不照著他們的意思做,他們便威脅你要斷絕關係?
  • 如果你不照著他們的意思做,他會直接告訴你或暗示你,他們覺得被忽視,心裡很受傷,因為你而難過或痛苦?
  • 常常忽視你的感覺及需求,只在意他們的感覺?
  • 對你做了許多承諾,卻常食言而肥?
  • 當你不讓步時,他們就會說你是自私、霸道、貪心的人?
  • 當你一退讓,他們就會答應你的要求,若你絕不退讓,他們就馬上翻臉?
  • 將金錢當作是逼你讓步的工具?
情緒勒索

情緒勒索者的六大特徵

大部份的情緒勒索是很難察覺的,有時勒索者的意圖不明顯,外相也不霸道,而是看起來可憐兮兮,這時為了維持美好的關係,讓我們不得不妥協,犧牲自己來順從對方。這些情緒勒索者,他們只不過想藉此尋求安全感及掌控權,不論外表看起來如何,他們內心其實是非常焦慮的。以下六大特徵可以診斷自己是否被情緒勒索了。6Susan Forward/Donna Frazier, Emotional Blackmail (London 1997) p.18,19,20.

1. 要求:當對方間接或直接的提出要求。
2. 抵抗這種要求讓你覺得不自在、不舒服。你會委婉或清楚的拒絕。
3. 壓力:勒索者開始使出壓力,他並不考慮你的感受,只會用不同方式逼著你接受他的意見,改變你的心意。
4. 威脅:勒索者開始威脅對方讓他痛苦或結束關係。
5. 順從:當你讓步順從了,你們的關係就能回到往常一般親密。
6. 舊事重演勒索者食髓知味,故技重施。

四種類型的勒索者

施暴者 
屬於「施暴型」的人會清楚的表達出需求,只要忤逆他們,我們就得承擔一切後果。他們會直接的說出需要,也會將怒氣直接發洩在我們身上。不論是語帶威脅的「積極施暴者」,或生悶氣冷戰的「消極施暴者」。他們在所有關係中所追求的是掌控你直到你屈服。7 Susan Forward/Donna Frazier, Emotinal Blackmail (London 1997)p.31

自虐者
屬於「自虐型」的人會警告我們,如果不照著要求去做,他們會很難過、會活不下去,他們會傷害自己,甚至會自殺。自虐者極度依賴他人,但矛盾的是,他們又想主宰自己的生活,他們勒索的方法就是讓對方覺得應該為所有的事負責。8 Susan Forward/Donna Frazier, Emotinal Blackmail (London 1997)p.31

悲情者
屬於「悲情型」的人不會威脅要傷害任何人,如果我們不照著他的要求,他就會很難過,讓你知道他很痛苦,而且會表現出沮喪、沉默的樣子,像個受害者,但就是不說出真正的原因,目的就是要讓你知道是你造成他的痛苦。9 Susan Forward/Donna Frazier, Emotinal Blackmail (London 1997)p.31

欲擒故縱者
屬於「欲擒故縱型」是最工於心計的人。他們會先允諾你任何獎賞,然後再告訴你,如果不順從要求,就什麼也拿不到。有時候欲擒故縱者使用的不一定是物質上的獎賞,而是情感上的報酬,如一座充滿愛、認同、家庭親密感與療傷作用的城堡。讓渴望這種感覺的你,答應他們的要求。10 Susan Forward/Donna Frazier, Emotinal Blackmail (London 1997)p.31

一個巴掌打不響

為什麼情緒勒索這麼明顯,而我們卻無法轉變,每次遇到事情,就進入自動化的情境,只能屈服對方的要求?因為勒索者知道我們的弱點:

  • 過度需要愛與認同
  • 對憤怒有強烈恐懼
  • 希望息事寧人
  • 傾向於為他人承擔過多責任
  • 高度的自我懷疑

如果你有以上任何一種想法,其實你正在訓練對方成為情緒勒索者。這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局面。

  • 不斷地責備自己屈服於他們的要求?
  • 事發之後,經常感到沮喪和怨恨?
  • 如果你不屈服,你會感到內疚並相信你是一個壞人?
  • 害怕不讓步,關係就會破裂?
  • 成為他們在危機中唯一求助的人,即使還有其他人可以提供幫助?
  • 相信你對他們的義務比對你自己的更大嗎?

如果您對其中一個問題的回答是肯定的,那麼您對壓力的反應正在營造一種理想的勒索氛圍。11 Susan Forward/Donna Frazier, Emotional Blackmail (London 1997)p.113,114.

情緒勒索的受制者的類型

依賴認同者:如果你不同意我,那一定是我做錯或是我哪裡不好。
爭論平息者:只要我保持平靜的態度,就不會惹你生氣了。
自責者:這一切都是因為我,才使你承受這些痛苦。
自我懷疑者:大家都說是我不對,或許真的是我反應過度了。 12Susan Forward/Donna Frazier, Emotinal Blackmail (London 1997)p.238

情緒勒索的影響

不斷妥協的結果會讓我們慢慢失去自己的價值觀,降低自尊心,質疑自己有沒有權利表達感受,直到內化這些情緒,賠上你的心理健康。因此這段親密關係開始轉變,開始不會向情緒勒索者分享生命中重要的時刻。

  • 不再與情緒勒索者分享一些蠢事,因為他們可能會嘲笑我們。
  • 不談一些不安的感受,因為他們可能以此要脅我們。
  • 不談願望、夢想、計劃、目標,因為他們可能會阻撓並指責我們很自私。
  • 不談艱苦的童年,因為他們有藉口指責我們缺乏定性。

如此戰戰兢兢的關係還剩下什麼?是敷衍了事的對話?令人窒息的沉默?還是緊張的氣氛?看似平靜的表面下,其實代溝越來越大。13Susan Forward/Donna Frazier, Emotional Blackmail (London 1997)p.140

情緒勒索

扭轉情緒勒索的方法

步驟一:停下來

「什麼事都別做」。使用拖延回應時間的戰術。不必立即回應情緒勒索者的任何要求,很明顯越難做決定或影響越大的事,就越需要時間,如果他們不斷施壓,可以利用下列幾句話反覆回應對方。你需要不斷的大聲練習直到你能應用自如,如果他們誘導你說出原因,如果你開始大吐苦水,反倒會造成更多誤會,這時只要明確的表達自己的決定。14Susan Forward/Donna Frazier, Emotional Blackmail (London 1997)p.165

當他們說

你可以說

當他們威脅你

「如果你不照顧我,我就會住院或死在路上。」

「你敢離開我,我就會死給你看。」

「你再也看不到孩子。」

「我要跟你離婚。」

「你再也不是我的小孩。」

「我把你從遺囑上移除,你不能繼承財產。」

「沒有你我活不下去。」

「我不能相信你竟然這麼自私。你只想到你自己。你都沒有考慮到我的感受。」

「我以為你和別的男人/女人不一樣,所以我才和你結婚。」

「孩子本來就應該要孝順父母。」

「如果這次你能幫我、借錢給我。」

「你不如我的朋友。」

「你真是個大白痴。」

 

 

 

當他們誘導你解釋和說明

「你為什麼這麼固執、自私?」

「你幹嘛小題大作?」

「為什麼你會做出這種行為?」

「我很遺憾你會這麼想。」

「我現在不能給你任何答案,我需要一些時間思考。」

「我很遺憾你這麼不高興。」

「我希望你不會這麼做,但我已經做了決定。」

「我知道你現在很生氣,等你冷靜之後,你可能會改變決定。」

「我很抱歉,讓你傷心了。」

「如果你再羞辱我,這樣談下去是沒完沒了的。」

「等你心裡好過一些,我們再來聊聊。你怒吼或哭泣都沒有用,根本無法解決問題。」

「你的確是對的。」

「我不太確定對你的要求有什麼看法,我們稍後再談好嗎?」

「我知道你現在很生氣/傷心,但這件事我無法妥協,我需要時間想想。」

 

 

 


「我們當中沒有人是壞人,只是我們想要的不同。」

「我現在不能給你任何答案,我需要一些時間思考。」

「我知道你不高興,但事情非得這樣不可。」

「我不想分擔超過一半以上的責任。」

 

步驟二: 化身旁觀者

往後退一步,先看看情緒勒索者的要求15Susan Forward/Donna Frazier, Emotinal Blackmail (London 1997)p.175

一. 對方到底想要什麼?
. 對方如何提出這樣的要求?
.如果你不妥協,對方的反應是什麼?

這是個將心比心的階段,我們可以從中了解對方的焦慮和不安感,了解他們的需要是什麼。

接下來想想你的反應是什麼?
.你怎麼想的?
.你感覺如何?
.什麼是你的爆發點?

是不是自己常常回復錯誤的訊息導致對方心中更不安、更不滿?是不是不敢表達自己的立場?當你能紀錄下這些特點,並仔細回想過程,將有助於你下次面對情緒勒索時,衝出迷霧。若雙方仍珍惜這段關係,就應該讓對方明白他們已造成我們的困擾,要他們認知並為情緒勒索的行為向你道歉,這樣才能終止惡性循環。若他們尚未意識自己的錯誤,那麼唯有你自己改變回應的方式時,對方才能漸漸清楚你的立場,他們甚至會說「為什麼你不早點告訴我」或「我不知道對你造成這麼大的傷害」,如此以來,才能逐漸修護「自己的完整性」,並讓自己的心靈更強壯、健康。

參考資料:

Forward & Frazier (1997) Emotional Blackmail: When the people in your life use fear, obligation, and guilt to manipulate you. London. 

Share this:

Leave a Comment